身為天主教徒 第一次來到了高雄的玫瑰聖母聖殿主教教堂
真的由衷的覺得這座教堂太美了!美的讓人摒住呼吸不禁讚嘆
原本是計畫在裡面只會待上30分鐘 沒想到一待就是兩小時
剛好遇到了高雄的志工教友 熱心的介紹這座玫瑰教堂的故事
就像是上了一堂歷史課一樣 非常充實
也想好好介紹這裡 而不是只簡單的講講外觀和內部構造
和那些走馬看花的人有所區別
玫瑰教堂外觀採的是哥德式與羅馬式的建築
教堂正面為高聳的尖塔 兩旁另有小型衛塔
教堂入口處圓拱型頂端的裝飾
聖殿的正門口處有兩位小天使捧著的是奉旨碑,也算是聖堂內的歷史聖物之一
「奉旨碑」為一八七四年(清同治十三)清朝船政大臣沈葆禎奉命來台為欽差大臣:辦理海防兼處理各國商貿海事
受當時的萬金本堂神父所託向清穆宗皇帝請奏准予傳教自由。清穆宗皇帝納奏,親賜照准奉旨。
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沈葆禎再度來台時,送予萬金及玫瑰堂。一九二八年拆除前本堂,改建為現在玫瑰聖母堂時,
被深埋於土中。一九七二年本堂教友鐘意姑婆捐建聖母亭時,於聖堂前左側掘出,當時本堂潘瓊輝神父僱工立於聖堂前門上面。
由於聖殿內部無法拍照 我們僅用手機拍幾處細節
禁止攝影這部分 應該比較針對要拍婚紗攝影的新人們吧
聖殿內部壯麗輝煌 每根柱子上的雕刻精細 有種寧靜的瑰麗感
當然要成為聖殿主教座堂 不可或缺的就是聖殿內兩側的柱子 上面刻印的聖石
是經由教宗祝聖過鑲在玫瑰堂的柱子上,因此才由聖母堂改成聖母聖殿
目前全台灣只有兩座聖母聖殿主教教堂,另一座則在屏東的萬金聖母聖殿
由於我們到訪的日子屆於復活期 所以祭台前的聖母像擺放到後面
復活期期間都是耶穌的畫像 不然平時都是玫瑰聖母像
祭台的左方就是聖母瑪利亞抱著小耶穌
教友說彌撒完會獻上一朵玫瑰花 也恰逢母親節 上面的康乃馨和香水百合也是獻給聖母的
被玫瑰花圍繞著的聖母瑪利亞 更顯得母愛的溫柔與仁慈
左邊的白色蠟燭是復活節放置的蠟燭 上面刻印著2014 始 終
耶穌受難後死而復生 點燃蠟燭象徵著耶穌基督死而復生 藉著神聖的火替人類帶來救恩與希望
入門口處中央的告解室 小門進去後還另外隔間
聖殿內不可或缺的第二條 就是要有現任主教及教宗的牧徽
左側的牧徽是劉振忠 中信兩字代表著 忠於基督 信守承諾
右側是教宗的牧徽 三層冠:表示教宗有聖統、司法、訓導之權力。
兩把鑰匙:表示耶穌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伯鐸及他的繼承人教宗。
那座沈甸甸的祭台桌 也是聖堂內的歷史聖物之一
整塊是以整塊大理石原石切割雕成,石材名稱為希臘銀狐,祭台分成桌面、桌身、石柱、底座等四大部分
桌身英文字母意為『耶穌基督』。
聖道禮儀讀聖經的地方 彌撒時就在這裡念讀經 用木雕打造的桌台使得整坐教堂充滿藝術之美
後放的椅子是神父和輔祭的座位 神父都會坐在中間
奉獻台
教堂內的聖像 你猜得出來他是誰嗎?
他是耶穌12門徒中的大弟子 伯多祿 天主教的首位教宗
這座聖像是耶穌的爸爸若瑟和小耶穌
由前往後的景色 左右兩側都是座位區 大概可以容納幾百人教友不是問題
聖堂內美麗的玫瑰壁窗 教堂的挑高設計 開窗的方式是上下滑動 往上拉起卻不會下滑
很巧妙的設計
兩側的小門是平時進出的入口
進堂前須知 給大家參考一下
避免入內參觀有失大禮
教堂外的玫瑰聖母亭 是教友熱心捐獻建成的 旁邊有李安斯神父的墓碑,紀念當時神父興建教堂的付出的功績
初次踏入玫瑰聖母聖殿,當下的一幕一景分享給在北部工作的母親
她也覺得漂亮極了,想號召他的子妹們來高雄彌撒勒(題外話)
如果有機會到訪高雄,別忘了來參觀這座美麗的玫瑰聖母教堂
絕對會是很棒的身心靈之旅。
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
地址:高雄市五福三路151號
電話:07-2214434、07-2823860
平日彌撒:AM 06:30
主日彌撒:週六 PM 08:00 (台語) 週日 AM 11:00 (英語)
週日 AM 09:00 (國語) 週日 PM 16:00 (國語)